
專業培訓 生死教育 生命晚期家人心靈互動 哀傷療癒 心靈培育

天行
在我行
在心行
3月通訊
是退下的時候
2025年3 月31日是我作為天行執行總監的最後一天。經董事會決議,從4月1日開始,張包意琴Grace將接任執行總監,之後,我仍然會與大家再見。我在天行的角色除了是董事會成員之外,也將會是項目顧問Project Consultant。我將多點關顧「心安何處」項目,至少直至第二期(即2025-26年度) 完成為止。當然,除了行政和財政事務之外,天行有需要我的地方,我都會盡力回應。
面對生死 減輕撕裂 滋養心靈
天行自從2018年成立以來,重點一直是提升家人的心靈互動質素,尤其是臨終前的家人互動質素。我們早期(2018-19)舉辦的生死教育公開講座系列包括「愛在生命未了時」和「不捨不捨還得捨」,講者包括釋愆空法師,關俊棠神父,盧偉強律師,謝建泉醫生,陳麗雲教授等。
面對2019-20年的社會衝突,天行組織了一系列的「家庭撕裂,呼喚心靈甦醒」公開講座,目的是讓家庭成員能夠面對由社會撕裂帶來的家庭撕裂,由自己開始,在衝突出現時,曉得停一停,安定自己,給自己多點空間,也給對方多點空間。
2020-2022年新冠肆虐期間,當不同專業的助人者都在應付排山倒海的要求之下而筋疲力倦,甚至陷落情緒困局的時候,天行安排了一系列「助人者的自我療癒」公開講座,為助人者滋養心靈,增添能量出一分力,後期更為公眾安排「既是晚期病患,何來意義和盼望」;「疫症橫行,凝聚生命動力」,「霧鎖香江,重重煩惱事,誰訴?」等公開講座。
歲月催人
這些年,天行不斷在摸索自己的路。一方面我們為助人者舉辦「生命自覺」課程、用「闡明暗在」咭在輔導和小組工作上的「解心結」課程、和今年10 月開始的「引進生命自覺的沙維雅家庭治療模式輔導課程」。另一方面我們繼續為公眾提供「平常心」、「家庭重塑」等工作坊。2023年我們應博愛醫院陳平紀念長者鄰社中心的邀請,在天水圍舉辦了一個特別為長者中心工作員安排的「自在、療癒、圓夢」、為期10個月的應用生命自覺到專業服務上的培訓課程,由此催生了2024-25年一項與六間機構(八間中心)合作、特別為護老者和助人者而設的「心安何處」培訓課程。但願完成了「生命自覺」和「引進生命自覺的沙維雅家庭治療模式輔導課程」的學員之後能夠以不同方式參與我們為公眾提供的不同項目/活動。
歲月催人。我愈來愈體會到體力、精力、專注力都大不如前。餘下人生,我想活得慢一點,加一點運動和休息,也想做一些適合我這年齡做的項目,慢慢做。
感恩有你們同行
過去六年多,天行能夠持續發展,當中實在要感謝很多人。感謝參與天行培訓的助人者,家長,長者和照顧者,和接受天行輔導服務的人士;感謝與我們合作,或邀請我們為同工舉辦培育課程或活動的很多機構;感謝各界的捐款讓我們能夠由最早期聘任的兩位兼職社會工作人員,到今天的三位全職社會工作人員和一位兼職的薄記/文書同事;對於你們的信任和支持,我十分感謝。
這裡,我也感謝從開始到現在,包括已經退下來的各位董事會成員,感謝這些年你們給我的支持,非常感謝。
我想特別感謝多年來一起奮鬥,一起埋頭苦幹,共同策劃、聯繫、執行培訓活動的同工,和參與我們培訓工作的導師和一眾義務工作人員,你們對天行的付出、對專業的忠誠、對服務對象的愛護令我感動、感激。
天行最寶貴的資產,就是人,就是你們。在我這最重要的人生階段中,遇上你們,有你們在,這份情誼,終生銘記。
*******
兩個項目開始招募新生
這一期通訊,請特別注意,籌備多時,也是我們熱切期待的「引進生命自覺的沙維雅家庭治療模式輔導課程」現在已經開始正式招募新生。4月14日是簡介會,早鳥截止日期是8月3日。若你自己覺得不合適或不合適於這個時候參加這課程,也請推介給你認為是合適的人。
一年一度的「平常心」工作坊將於7月舉行,地點在粉嶺的寶血修女會總會會址。目標是知死知生,化解生命糾結,重拾內心平安。過去多年,參加者不論在做人目標和方向、對近在身邊的人的態度,對生命的觀感…都有深刻體會。歡迎報名。
5月的「家庭重塑」尚有少量餘額,報名從速。早鳥優惠截止日期是3月31日。
天行網頁全新面貌
經過我們同工周致宏先生多個月的努力,我們很高興能夠向大家報告:我們的網站終於以全新面貌與大家見面,希望大家會覺得更易讀、版面布置和色彩更悅目、內容更豐富和精采。因一時之間我們難以把全部新內容搬遷入現行網站,有些需要稍後加入,請大家見諒。
謹祝大家
身心健康 形神安泰!
張家興拜謝
活動總覽
「心安何處」照顧者自我療癒計劃
第一階段進行中
%20(1).jpg)
訂閱以獲取最新資訊
歡迎留下電郵地址,讓我們可以在有最新消息時,能夠第一時間與您分享,不會錯過任何可能對您有用的活動及資訊。
九龍油麻地廣華街48號廣發商業中心1002--03室
+852 9143 2907
為助人者
提供專業培訓
重點: 為專業助人者提供生命自覺和沙維雅家庭治療模式,和應用「闡明暗在」咭到輔導和小組工作上的培訓課程。
對象: 包括社會工作者、輔導員、臨床心理學家、醫護人員、教育工作者、牧職人員等。
為公眾提供
社區生命教育
透過實體和線上舉行的講座和工作坊,包括「愛在生命未了時」、「助人者的自我療癒」、「平常心」、「家庭重塑」等,為公眾提供探索生命意義、珍惜眼前人,好好處理臨終前的家人關係,知死知生,好活好死。
為護老者提供
自助療癒的方法
舉辦「心安何處」、「心之療癒室」等活動,讓參加者從壓力及傷痛中學習自我照顧,達至事困心不困,和在負面情緒中接觸正面能量。
為個人及家庭
提供輔導
為被家人關係所困擾或被晚年未完心願所困擾的人士,特別為面對臨終前家人關係糾結的人士,提供⽣命⾃覺Focusing及/或沙維雅家庭治療模式Satir Model of Family Therapy導向的輔導服務。
為支持培訓和服務的出版工作
已出版的刊物包括:
-
寫在生命自覺邊上
-
自在療癒圓夢
-
彳亍半年刊:(包含公開園地,歡迎投稿)
-
可用在輔導、小組和培訓工作上的「闡明暗在」咭